9月17日,一场别开生面、震撼心灵的音乐主题党课在电气工程学院党员活动室举办。本次“以抗战精神为炬,扛起时代之责”音乐党课由学院党委书记王隽主讲,通过艺术与党课的深度融合,引导师生重温抗战历史,感悟伟大精神,汲取前行力量。

本次党课突破传统单向讲授模式,以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3000人大合唱的盛况开篇。通过《松花江上》《在太行山上》《保卫黄河》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四首抗战经典歌曲的讲述,以抗战历史为脉络、音乐作品为载体,完整勾勒出14年抗战的壮阔历程。从《松花江上》的东北沦陷之痛到《在太行山上》的敌后抗战之勇,从《保卫黄河》的全民抗战之魂到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的胜利凯歌,四首歌曲形成清晰的时空逻辑链。
王隽书记通过讲述抗战故事、剖析歌词内涵、开展现场互动,带领师生走进烽火岁月。那些感人至深的抗战事迹,配合对歌词的深情解读,生动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场景。中华儿女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爱国热忱,“百折不挠、坚信必胜”的坚定信念跃然眼前。王隽强调:“每一首歌曲都是历史的见证,每一句歌词都是精神的丰碑。”抗战精神作为民族记忆中的璀璨瑰宝,是新时代青年勇挑使命的“精神火炬”。

在经典歌曲赏析环节,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的悠扬旋律响起,深情的歌词与动人旋律,瞬间点燃了全场师生对党的炽热情感;《保卫黄河》那激昂的节奏,仿佛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,将师生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,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;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,以明快旋律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美好图景;《打靶归来》则以其独特的韵律,传递出战士们的喜悦与自豪。为增强参与感,党课创新采用“理论讲授+音乐赏析+互动学唱”模式。现场播放经典作品原版录音,熟悉的旋律引发强烈共鸣;师生代表领唱片段,提前感受歌曲魅力;当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旋律响起,全场齐声高唱,将气氛推向顶点。

此次音乐党课是学院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创新实践。通过“以乐叙史、以情化人”的方式,让党史学习生动鲜活、深刻入心。在总结环节,王隽书记再次强调,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,是激励当代青年攻坚克难、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。她鼓励师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誓言,在科研攻关中践行创新精神,在基层服务中传承为民情怀。
参与党课的师生们一致表示,这堂音乐党课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眸,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盛宴。音乐赋予历史鲜活的生命力,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思政教育的温度与力量。师生们承诺,将传承红色基因,勇担时代使命,为学校发展、民族复兴贡献自身力量。
这场音乐党课,以音乐为桥梁,连接历史与现实,让师生在音乐中感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,更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坚定信念。